專家解讀丨激發IPv6技術潛力 打造數字基礎設施新能力
基于IP協議的互聯網是近30年全球數字化浪潮的重要基石。隨著IPv4地址在2019年的正式耗盡,全球互聯網從IPv4向IPv6加速演進升級。截至2022年底,全球IPv6部署率超過40%的國家已經有26個。
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我國IPv6發展按下了加速鍵。六年來,我國IPv6規模部署工作突飛猛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2023年3月,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7.4億,移動網絡的IPv6流量占比已經超過50%,移動互聯網率先進入了以IPv6為主要承載的新階段。在這樣的形勢之下,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既有成果,進一步促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增強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的內生動力,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了《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旨在進一步擴大IPv6網絡規模的基礎上,引導產學研用各方進一步對IPv6的技術潛力和創新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和挖掘,進一步釋放IPv6技術創新活力和潛力,為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的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提供新動能,在全球互聯網新一輪技術競爭中占得先機。
總的來看,“IPv6+”充分挖掘IPv6地址空間和協議擴展潛力,更好滿足5G、云服務和萬物互聯時代對海量、高速、優質、靈活、安全以及低時延連接的需求,推進“IPv6+”技術和應用創新發展是進一步促進IPv6規模部署從能用向好用、從數量到質量、從外部推動向內生驅動轉變的重要舉措。
針對“IPv6+”的推進,《實施意見》中給出了兩方面的要求:一是對成熟技術實現規模應用。成熟的“IPv6+”技術包括分段路由(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等,這些技術在技術、標準方面已經較為成熟,而且在基礎網絡、行業網絡、數據中心等場景中已經開展了不同程度的試點應用。對這些技術,要在充分試點、總結的基礎上,開展規?;?、產業化的應用推廣。二是對新興技術加強創新研究。目前“IPv6+”技術研究和業務模式的發展方興未艾,以算力網絡、在網計算、確定性網絡、網絡內生安全、網絡數字孿生、自智網絡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術方向正在不斷涌現和加速融合創新。這些新的技術方向將成為國際技術競爭的重點,也將成為標準化的焦點領域,因此需要在加大技術研究儲備的同時,加強標準化的投入,成為國際標準的主力軍,占據未來網絡產業競爭的先機。
對于各類“IPv6+”技術的研究和產業應用落地,《實施意見》給出了兩個方面的工作抓手:
著力突破核心技術 建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技術創新是發展的動力?!秾嵤┮庖姟诽岢鲩_展IPv6演進技術“揭榜掛帥”行動,積極推動新型網絡體系、算網融合、真實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SAVA)等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研究,構建技術創新體系?!秾嵤┮庖姟窂娬{以“IPv6+”技術創新和應用為突破口,通過新技術應用帶動網絡產業創新的新動能,鼓勵相關企業加大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智能終端等相關產品的研發力度,并帶動網絡處理器、交換芯片、高速串行接口、可編程邏輯器件、專用軟件等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建成一批“IPv6+”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同時《實施意見》也提出加快IPv6國家標準的研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的工作要求,2023年已有33項IPv6國家標準通過了國標委的立項,這些標準將進一步完善我國的IPv6標準體系。
開展“網絡去NAT”專項行動 加速網絡設施向IPv6單棧演進
基礎設施是發展的保證?!秾嵤┮庖姟诽岢龉膭詈图涌旎A電信網絡、企業網絡、園區網絡、數據中心網絡、物聯網絡等各類網絡基礎設施向IPv6單棧演進,開展“網絡去NAT”專項行動,加快IPv4私有地址的退出,研究提出IPv6單棧部署時間表及路線圖,積極推動實現規?;腎Pv6單棧網絡環境,為“IPv6+”技術創新和落地應用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礎網絡條件。
通過《實施意見》的發布與實施,國內將形成一個“IPv6+”技術創新和應用的新熱潮。隨著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進一步深入,IPv6、“IPv6+”將成為我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新的技術底座,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數智賦能提供新動力。